《中国企业家》:标准之赌

 作者:何斌    78



 从移动通信到无线网络,中国都通过利用各大国际厂商之间的矛盾,成功推出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而这一次,轮到了下一代DVD。中国能继续走运吗? 


  “十一”刚过,一条来自新华社的数百字短消息让房地产大亨张宝全心烦意乱。 

  并非中央又出台了什么房地产新政策,而是他在消费电子业内的巨额投资很可能因此付诸东流。来自新华社的消息说,中国政府研究机构--光盘国家工程中心已向国际DVD论坛工作组提交计划,希望能基于HD-DVD标准开发一种只面向中国市场的DVD格式。具有这种格式的产品预计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推向市场。 

  尽管此前没有任何消费电子行业的经验,但张宝全的确是眼下国内高清晰数字影碟标准的主要推动者之一。2004年7月,张宝全投资2亿注册成立了今典环球数字技术公司,张宝全拥有80%股份,EVD标准的研发者阜国数字拥有其余20%股份。张宝全获得EVD格式在光盘内容制作方面和数字影院、VOD点播“惟一的不可撤消的授权”。 

  要知道,目前从全球范围来看,下一代DVD标准阵营可分为红光和蓝光,蓝光阵营又分为以索尼为首的Blu-ray和以东芝为首的HD-DVD,红光阵营则以中国的EVD为首,HDV、HVD紧追不舍。 

  已经在EVD标准上投入巨大的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言语激动地对《中国企业家》表示:“中国需要有一个独立的、区别于欧美市场的文件格式,这些要素EVD非常符合,根本就没有必要研发新的。” 

  在国际上,真正具有竞争实力的只是同属蓝光阵营的Blu-ray和HD-DVD,这二者分别为DVD论坛和蓝光组织针对欧美日等地制定的下一代DVD标准。所谓“中国标准”,不管是EVD、HDV还是HVD,仅仅是目前DVD技术的升级而已,从技术上均尚难以与前两者匹敌。 

  整个商业世界都在为下一代DVD标准疯狂,微软和英特尔宣布支持东芝旗下的HD-DVD,就在最近,国内两大碟机巨头夏新和长虹日前同时宣称加盟东芝的HD-DVD标准阵营,即将向市场投放支持HD-DVD标准的高清碟机。 

  而索尼的蓝光DVD却赢得了更多好莱坞电影公司的青睐。无论是哪一派,都企图对下一代的格式取得控制权,从而在市场中处于支配地位。 

  那么,一度落后的中国还能否在市场夹缝之中,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中国版”下一代DVD标准制式呢? 

  他山之石 

  “既然东芝和索尼迟迟未能达到一致,我们为什么不能借这个机会,拉拢其中的一方,借助其技术优势形成自己的标准呢?”中国政府下属的研究机构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陆达对《中国企业家》表示说。 

  此前今年7月,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向DVD论坛蓝光工作组提交建议,希望能基于HD-DVD标准开发一种只面向中国(Chinese-only)的DVD专用格式的可能性,获得了小组通过。并于8月份,在更高一级的技术工作委员会上取得讨论通过。 

  陆达介绍说,这种新格式的DVD在结构上与目前通行的HD-DVD相同,不同的是记录层厚度为0.6毫米,物理层略有改变,视频应用层将有所简化,与HD-DVD不兼容,具有更清晰的图像、音频、更大容量以及更有效的版权保护措施。 

  9月14日,在韩国济州岛举行的最高级指导委员会议上,DVD论坛管理委员会通过了这一计划。并且,DVD论坛管理委员会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名为“中国小组委员会”(SubcommitteeonChina)的特别工作小组,专门研究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议的技术可行性。 

  DVD论坛发言人表示:“尽管未来的中国DVD格式同HD-DVD格式并不兼容,但由于两种格式采用了相同的光盘结构,只需要对电路略为改造就可以打造出兼容的播放器。”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编号为H—019的“中国小组委员会”的组长单位,恰恰是HD-DVD的大力提倡者NEC,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台湾地区的工业研究院共同出任副组长。 

  陆达解释称,国际DVD论坛是目前DVD行业的权威组织,后来Blu-ray单独分离出去,所以HD-DVD成为论坛的主流。“为了与Blu-ray相抗衡,从他们角度来看,中国肯定是一张牌。我们应该利用这样的机会。” 

  类似的故事,已经在3G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制定中也同样发生过。2001年,在WCDMA和CDMA2000俨然已经成为主流标准之时,中国推出了自己的TD-SCDMA标准。利用两大阵营都不希望放弃庞大的中国市场,TD-SCDMA先后取得了西门子、爱立信、阿尔卡特、诺基亚等几大主流厂商的支持。 

  蓝光“窝里斗” 

  眼下这一场关于下一代DVD标准之争直接牵涉全球200多家公司。由于两标准所采用的碟片实体构造不同,也连带在碟片制造、读写装置开发、容量与成本等因素上有许多相异之处,这使得各硬件厂商以及好莱坞各大内容制造商分裂为两大阵营。 

  目前,索尼公司的DVD标准联盟成员已经超过了20多家,包括主流消费电子设备制造商松下、先锋、飞利浦、三星、索尼、汤姆逊以及计算机制造商戴尔、惠普公司。 

  颇具戏剧性的是,东芝原也属于索尼阵营。但是2003年6月,东芝与NEC联手推出HD-DVD标准.微软和英特尔后来加入。到目前为止,支持HD-DVD也有13家大公司,包括了东芝、NEC和三洋。 

  上市的压力已经迫在眉睫,但没有一方突出并形成最终竞争优势。HD-DVD的制造成本相对低廉,而蓝光DVD的存储容量更大。据悉,东芝也打算于今年圣诞节期间发布第一款HD-DVD产品,为此东芝必须在尽早开始生产相关软件。而索尼的Blu-rayDVD已经在日本市场销售,并计划在明年推出的PlayStation3视频游戏机中采用蓝光驱动器。 

  一旦两大阵营的产品分别投入市场后,下一代DVD格式大战将迅速打响。一个最坏的结果就是,未来索尼的DVD产品在东芝的机子上放不出来,而东芝的DVD也不能拿到索尼的机子上播放。 

  因此,一直以来双方的谈判对于所有的人来说都显得如此必要。早在今年2月,索尼首先表现出善意,表达了能跟东芝的HD-DVD阵营合作的希望,甚至希望与东芝的合作可把目前蓝光规格与HDDVD规格的优点合二为一,共同制定新一代的大容量光盘标准。今年4月双方终于同意为统一标准而坐下来谈,但谈判一直停滞不前,双方都拒绝做出让步。最终,东芝和索尼的谈判还是以再次破裂而告终。这意味着市场上依然难有统一的DVD标准制式,也再一次给了“中国标准”新的渗透机会。 

  市场决定论 

  既然是基于HD-DVD的“中国版本”,那么中国的碟机厂商能否躲过专利费的陷阱? 

  众所周知,中国一直以来都是DVD的头号生产大国,但是中国DVD发展状况并不乐观。中国DVD播放器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80%,核心技术却严重依赖国外的研发成果。中国DVD产业整体处于加工状态,需要向国外厂商支付巨额的专利费,几乎占单机成本的40%。中国的大多数碟机生产商却因此“元气大伤”。相关统计显示,2004年下半年,中国内地的DVD机厂商数量已从高峰时期的500多家锐减至100家,几乎每天都有企业在倒闭。 

  这种新的格式研发成功后,“虽然不能彻底解决我们在DVD行业被国外技术牵制的局面,但我们毕竟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在行业内将有一定的发言权。”陆达强调说,虽然大部分技术是基于HD-DVD,但仍然自主拥有调制解调、导航系统以及吸收AVS的部分专利技术,“从而能够与HD-DVD专利集团中的其他企业实现专利互免。” 

  言下之意,正是借Blu-ray或HD-DVD的分歧“趁虚而入”,借机加入其中与其形成共享而变相获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如意算盘”。 

  “我们在10月20日将会在日本开会讨论很具体的细节,大约11月中旬形成文本。”在陆达看来,虽然一切还只是刚刚起步,但是已经逐步走向正轨。 

  还有另一个问题不得不去面对:如何面对已经成为中国高清碟机行业推荐标准的EVD?有一点,张宝全恐怕不得不承认,自从EVD标准出台以来,EVD在技术、容量、产品质量、片源、产业链、营销推广上不够强势,使得EVD标准一直未能真正成气候。 

  按照陆达的话说:“我们只是为企业提供了多一种选择的机会,究竟谁将笑到最后,最终还是要由市场来决定。”


何斌
 中国企业家,准之,移动通信,无线网络,国都

扩展阅读

  中欧商学院许小年教授指出,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而带来的大宗商品的旺盛需求,已超出本国能源增长的速度,甚至超出世界能源增长的速度。因此中国资源需求的快速增长,是造成全球商品价格暴涨的因素之一,为此中

  作者:许小年详情


一、经济危机的信号08年以来,全世界由美国的次贷金融危机演变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国也受到了影响,这种影响到底有多大可能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但是我们从国家4万亿的刺激内需的行动,中央政府下一轮更大的新

  作者:李飞详情


  作为移动通信的巨头之一,西门子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也同样出色,特别是其在去年年底面向中国客户开通的网上800智能客户服务系统为起其客户服务取得了出色的效果。  西门子移动通信自93年在上海成立后,随

  作者:罗树忠详情


一、3G的目标实现了多少?1、“全球统一标准、统一频段、全球无缝漫游”。在3G概念提出的很多年里,也有一些持怀疑态度的国家和地区,特别是美国频段与ITU的冲突,使得全球统一频段的目标无法完全实现。但是

  作者:陈景国详情


全球的移动运营商都知道来自数据服务的收入对未来的发展将起到关键作用,这意味着他们必须从移动内容中赚钱。但他们并不是唯一追逐内容收入的人:大的品牌内容拥有者、媒体、内容提供商、WASP(无线互联应用服务

  作者:陈景国详情


1.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1.1 研究目标移动通信的资费决定,是当前中国电信行业乃至整个中国的产业政策调整与产业体制改革的关注点之一。这种研究的迫切性,直接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国内电信业改革与结构性调

  作者:陈景国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